搜索
首页 《赋葛天民栽苇》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意思:荡户和萍送,溪翁在竹子看。

出自作者[宋]叶绍翁的《赋葛天民栽苇》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是一首描绘水边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句“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中,“叶碍渔舟”描绘了水边密布的树叶阻碍了渔舟的前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丛分水国”则描绘了丛林与水域的分界并不明显,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这两句诗将渔舟和丛林作为描绘的重点,通过对比和呼应,展现了水边的宁静和宽广。 “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这两句诗描绘了水边的小洲上,白鹭低回盘旋,仿佛在寻找食物,而远处则隐约可见钓鱼竿的景象。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水边的生机和活力。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水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荡户是指在水边劳作的人,他们与水中的浮萍相伴,而溪翁则是在溪边劳作的人,他们欣赏着竹林的美景。这两句诗将水边的生活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所怜如许节,不耐雪霜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怜惜之情。诗人认为像这样的生物生命并不耐受严寒的考验,需要更多的保护和关怀。这一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水边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水边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关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低回藏鹭渚,仿佛钓鱼竿。
荡户和萍送,溪翁当竹看。
所怜如许节,不耐雪霜寒。
作者介绍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关键词解释

  • 荡户

    读音:dàng hù

    繁体字:盪戶

    意思:(荡户,荡户)
    恃湖塘水产为生的人家。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南风损藕》:“近闻亭皋荡户云:‘每岁夏月,南风少则好藕。’”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