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春长在幕府今日偶出见花》 幕府文书日日同,愧无长策议平戎。

幕府文书日日同,愧无长策议平戎。

意思:幕府公文天天同,惭愧没有长策议平戎。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经春长在幕府今日偶出见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幕府文书日日同,愧无长策议平戎。但惊蓬鬓看双白,不觉花枝已半红。宦意蹉跎侵晚景,客愁散漫逐春风。古人枉说从军乐,兴在江湖短艇中》是一首描绘诗人身处幕府、日复一日进行文书工作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戎战争的无能为力,对于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于江湖生活的向往。 首联“幕府文书日日同,愧无长策议平戎。”诗人每日在幕府中处理文书工作,深感无力解决平戎战争这一重大问题。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日常的工作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无从下手,对于战争的无奈和忧虑。 颔联“但惊蓬鬓看双白,不觉花枝已半红。”诗人惊觉自己的双鬓已经变白,而花枝却在不经意间开了一半。这一联通过描绘年华老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宦意蹉跎侵晚景,客愁散漫逐春风。”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而身在异乡的愁苦也如同春风一样散漫。 尾联“古人枉说从军乐,兴在江湖短艇中。”诗人引用古人所说的“从军乐”,但实际上却向往着那宁静的江湖生活。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也透露出对于江湖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幕府、处理文书、年华老去、官场失意以及对江湖生活的向往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无能为力、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江湖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幕府文书日日同,愧无长策议平戎。
但惊蓬鬓看双白,不觉花枝已半红。
宦意蹉跎侵晚景,客愁散漫逐春风。
古人枉说从军乐,兴在江湖短艇中。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幕府

    读音:mù fǔ

    繁体字:幕府

    英语:office of a commanding general in ancient China

    意思:
     1.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文书

    读音:wén shū

    繁体字:文書

    短语:文牍

    英语:writ

    意思:(文书,文书)

     1.文字图籍。
      ▶《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

  • 平戎

    读音:píng róng

    繁体字:平戎

    意思: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左传•僖公十二年》:“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
      ▶杜预注:“平,和也。”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