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酹江月/念奴娇》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

意思: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古今。

出自作者[宋]葛长庚的《酹江月/念奴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景,抒发历史感慨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通过对汉江、长淮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壮丽的江景,并以此引发胸中古今之思。 以下是对具体诗句的赏析: 1.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 开篇即展现出宏大的景象,汉江向北奔泻,流入长淮,这一画面象征着历史的流转,洗尽了诗人胸中的古今之思。 2. “楼橹横波征雁远,谁见鱼龙夜舞。” 诗人以楼橹、征雁、鱼龙等意象描绘了江景的壮丽,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 3. “鹦鹉洲云,凤凰池月,付与沙头鹭。” 鹦鹉洲、凤凰池都是历史典故的化身,而沙头鹭则象征着自然的永恒。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对比,表达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恒定。 4. “功名何处,年年惟见春絮。”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淡漠,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 5. “非不豪似周瑜,壮如黄祖,亦随秋风度。” 诗人通过周瑜、黄祖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即使英勇如他们,也最终随风而逝。 6. “野草闲花无限数,渺在西山南浦。” 野草闲花象征着平凡的生活,而西山南浦则象征着遥远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深沉感慨。 7. “黄鹤楼人,赤乌年事,江汉亭前路。” 黄鹤楼、赤乌年都是历史典故,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再次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 8. “浮萍无据,水天几度朝暮。” 浮萍无依,水天相接,朝暮变换,诗人以此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深沉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
楼橹横波征雁远,谁见鱼龙夜舞。
鹦鹉洲云,凤凰池月,付与沙头鹭。
功名何处,年年惟见春絮。
非不豪似周瑜,壮如黄祖,亦随秋风度。
野草闲花无限数,渺在西山南浦。
黄鹤楼人,赤乌年事,江汉亭前路。
浮萍无据,水天几度朝暮。

关键词解释

  • 汉江

    读音:hàn jiāng

    词语解释

    ⒈  即“汉水”。

    ⒉  在朝鲜半岛中部。源于太白山脉西坡,注入黄海的江华湾。长514千米。流域面积3.4万余平方千米。兼有航运、灌溉、水力发电等综合效益。

  • 长淮

    读音:cháng huái

    繁体字:長淮

    意思:(长淮,长淮)
    指淮河。
      ▶唐·王维《送方城韦明府》诗:“高鸟长淮水,平芜故郢城。”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 胸中

    读音:xiōng zhōng

    繁体字:胸中

    意思: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
      ▶《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