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惠阳西湖》 附郭水连山,公余独往还。

附郭水连山,公余独往还。

意思:附郭水连接,你我独自前往回。

出自作者[宋]陈尧佐的《游惠阳西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附郭水连山,公余独往还》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在附郭附近游玩,欣赏山水美景的诗篇。诗中描绘了诗人公余之暇,独自欣赏美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之情。 首联“疏烟鱼艇远,斜日寺楼闲”,诗人以淡烟为引,描绘出鱼艇的远景,接着又转向夕阳下的寺庙楼阁,展现出一种闲适、悠然自得的气氛。这两句诗以远景为主,描绘了诗人独自游玩的环境,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系马芭蕉外,移舟菡萏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游玩的细节。他将马系在芭蕉叶外的树旁,然后乘舟在荷花之间游玩。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游玩的细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颈联“天涯逢此景,谁信自开颜”,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如此美景中游玩,感到非常愉悦和满足,甚至觉得这是“天涯逢此景”,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和福气。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美景中感到满足和愉悦的同时,也感到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和寂寞并非消极的情感,而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欣赏和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谁信自开颜”,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美景中感到满足和愉悦,甚至愿意笑颜面对生活。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在附郭附近游玩,欣赏山水美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之情。诗中既有对美景的描绘,也有对孤独和寂寞的抒发,但这种孤独和寂寞并非消极的情感,而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欣赏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感到满足和愉悦,愿意笑颜面对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附郭水连山,公余独往还。
疏烟鱼艇远,斜日寺楼闲。
系马芭蕉外,移舟菡萏间。
天涯逢此景,谁信自开颜。
作者介绍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

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陈尧佐也工于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因其书法点画肥重,人称“堆墨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连山

    读音:lián shān

    繁体字:連山

    意思:(连山,连山)

     1.古《易》名。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疏:“其卦以纯艮为

  • 往还

    读音:wǎng huán

    繁体字:往還

    英语:contacts

    意思:(往还,往还)

     1.往返;来回。
      ▶《列子•黄帝》:“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清·

  • 附郭

    读音:fù guō

    繁体字:附郭

    意思:
     1.近城的地方;郊外。
      ▶《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诸生深幸洙留,遂荐于附郭大姓张氏。”
      ▶清·朱琦《感事》诗:“附郭尤惨凄,穨垣半倾圯。”

  • 山公

    读音:shān gōng

    繁体字:山公

    意思:
     1.晋·山涛的别称。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郭奕已心醉,山公非虚觏。”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曹松》:“尤长启事,不减山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