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秦娥》 秦娥十四五,面白于指爪。

秦娥十四五,面白于指爪。

意思:秦娥十四五岁,面白在指甲。

出自作者[唐]刘驾的《秦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少女采桑的诗,通过对少女面白如玉、深夜采桑时的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出少女勤劳、纯真的形象。 首句“秦娥十四五,面白于指爪”中,诗人以秦娥的年纪轻轻,肌肤白皙来形容她面色的白皙,而“面白于指爪”这个比喻则更加强调了她的肌肤之白。这样的描绘,既突出了秦娥的美丽,也暗示了她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羞人夜采桑,惊起戴胜鸟”这两句诗中,“羞人”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秦娥深夜采桑的同情和怜悯,同时也展现了秦娥的纯真和羞涩。而“戴胜鸟”被惊起,则通过动景衬托出秦娥深夜采桑时的安静和神秘。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秦娥勤劳、纯真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秦娥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秦娥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勤劳、纯真的少女在深夜采桑的画面。 此外,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秦娥的形象跃然纸上。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秦娥十四五,面白于指爪。
羞人夜采桑,惊起戴胜鸟。

关键词解释

  • 秦娥

    读音:qín é

    繁体字:秦娥

    意思:
     1.古代歌女。
      ▶《文选•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
      ▶李周翰注:“齐僮、秦娥,皆古善歌者。”
     
     2.指

  • 指爪

    引用解释

    1.指甲。《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又復烧地,以大鍼刺指爪中,使以把土,爪悉堕落。”《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至於啟卷……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

    2.趾甲;爪子。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一:“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 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