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山二首》 出山复入山,路随溪水转。

出山复入山,路随溪水转。

意思:从山又进山,道路顺着溪水转。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入山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哲理。 首句“出山复入山,路随溪水转”,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人生的一种状态,即从繁华的世间到寂静的山水之间,如同溪水一样,随着溪流的弯曲而前行。这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内心的过程,也是对人生起伏、世事无常的一种深刻描绘。 第二句“东风不惜花,一暮都开遍”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东风,即春风,它仿佛懂得珍惜花儿,所以一夜之间就让花儿全都盛开。这里的“一暮”二字,既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又描绘了花儿的美丽。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仰。它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条溪流,有时需要回归内心,有时需要面对世事无常;而自然的美景和生命的美丽,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和珍惜。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仰,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出山复入山,路随溪水转。
东风不惜花,一暮都开遍。
作者介绍 启功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溪水

    读音:xī shuǐ

    繁体字:溪水

    意思: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余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桓自断后。”
      ▶唐·王建《赠华州郑大夫》诗

  • 出山

    读音:chū shān

    繁体字:出山

    英语:come out of retirement and take up an official post; leave the mountain area

    意思:

  • 山路

    读音:shān lù

    繁体字:山路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