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一百首(并序)(录五十首)》 诏点伶官又采诗,谱翻奇调学来迟。

诏点伶官又采诗,谱翻奇调学来迟。

意思:下诏点伶官又采诗,谱翻奇调学迟到。

出自作者[明]王叔承的《宫词一百首(并序)(录五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采诗官》,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妙的比喻,描绘了采诗官在皇帝的命令下四处采集诗歌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首句“诏点伶官又采诗,谱翻奇调学来迟”,通过“伶官”和“采诗”两个意象,描绘出采诗官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这里的“谱翻奇调”则暗示了诗歌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而“学来迟”则表达了采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二句“新词半是龙标尉”,用“龙标尉”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诗人王之涣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里的“新词”则表达了诗歌的新颖性和时代性。 第三句“舞向歌前合《柘枝》”,通过“舞向歌前”这个动作,描绘了采诗官在采集诗歌时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这里的“合《柘枝》”则暗示了诗歌的优美和动人之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妙的比喻,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通过采诗官的工作方式和场景,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历史传承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诏点伶官又采诗,谱翻奇调学来迟。
新词半是龙标尉,舞向歌前合《柘枝
作者介绍
王叔承(1537—1601)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在邺下,郑若庸荐之赵康王。

关键词解释

  • 采诗

    读音:cǎi shī

    繁体字:埰詩

    英语:Caisy

    意思:(采诗,采诗)
    采集民间歌谣。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为统治阶级观风俗、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
      ▶《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

  • 伶官

    读音:líng guān

    繁体字:伶官

    意思:乐官。
      ▶《诗•邶风•简兮序》:“卫之贤者,仕于伶官。”
      ▶郑玄笺:“伶官,乐官也。
      ▶伶氏世掌乐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伶,一本作“泠”。后以

  • 来迟

    读音:lái chí

    繁体字:來遲

    意思:(来迟,来迟)
    汉武帝为李夫人所作诗中之辞。
      ▶李夫人少而夭卒,汉武帝思念不已。方士少翁言能致其神。令帝居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帝益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