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中谣》 山中之乐何由说,知者不言言者拙。

山中之乐何由说,知者不言言者拙。

意思:山中的怎么说,知道的人不说话的笨拙。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山中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山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 首句“山中之乐何由说”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表达山中的快乐。这种快乐源于自然之美和寂静的生活,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语言的无力表达,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更为深刻。 次句“知者不言言者拙”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感受。那些真正懂得自然之美的人,往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而那些试图用言语去描述的人,却往往显得笨拙。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认为真正的理解往往超越了语言的表达。 “红尘飞尽散松风”则描绘了山中的景象,红尘飞尽,只剩下松风和明月。这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独酌寒泉弄明月”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的享受。独酌寒泉,欣赏明月,这种生活虽然寂静,但却充满了自然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语言和理解的哲学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中之乐何由说,知者不言言者拙。
红尘飞尽散松风,独酌寒泉弄明月。

关键词解释

  • 言者

    读音:yán zhě

    繁体字:言者

    意思:指谏官。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二:“仁宗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岳珂《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

  • 知者

    读音:zhī zhě

    繁体字:知者

    意思:I
    能瞭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元稹《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苏轼《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 何由

    读音:hé yóu

    繁体字:何由

    意思:亦作“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
      ▶《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唐·王昌

  • 说知

    读音:shuō zhī

    繁体字:說知

    意思:(说知,说知)

     1.亦作“说智”。古代墨家的认识论术语。指由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语出《墨子•经说上》:“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
      ▶《

  • 言言

    读音:yán yán

    繁体字:言言

    意思:I

     1.指欢言。
       ▶《诗•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唐·孟郊《自惜》诗:“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
       ▶清·龚自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