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万古稽山下,森森大禹祠。

万古稽山下,森森大禹祠。

意思:万古会稽山下,森森大禹庙。

出自作者[宋]潘阆的《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万古稽山下》,是一首对大禹祠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万古稽山下的大禹祠的庄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古代治水英雄的敬仰之情。 首句“森森大禹祠”,通过描绘大禹祠的茂盛和庄严,表达了诗人对大禹的敬仰之情。森森一词,既描绘了祠堂的庄严景象,也表达了祠堂历史的悠久和深远。 “幽人来暗祷,灵魄望潜知”,描绘了人们来到大禹祠,寻求庇护和指引的场景。暗祷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大禹的敬畏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大禹的信任和依赖。灵魄望潜知,描绘了大禹的灵魂在暗中指引人们,表达了人们对大禹的信仰和敬仰之情。 “帝虑河频决,民忧业旋移”,描绘了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大禹治水精神的赞美。帝虑河频决,描绘了大禹对黄河频繁决口的忧虑,也表达了大禹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民忧业旋移,表达了人民在大禹的引导下,逐渐摆脱困境,走向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自惭无异策,载拜泪双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能无法像大禹那样做出卓越贡献的自惭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大禹治水精神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载拜泪双垂,描绘了诗人对大禹的感激和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像大禹那样做出卓越贡献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大禹祠的赞美和对大禹治水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能的自惭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古稽山下,森森大禹祠。
幽人来暗祷,灵魄望潜知。
帝虑河频决,民忧业旋移。
自惭无异策,载拜泪双垂。
作者介绍
潘阆(làng)(?~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关键词解释

  • 大禹

    读音:dà yǔ

    繁体字:大禹

    英语:Da Yu, name of an ancient hero who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floods

    意思:对夏禹的美称。
      

  • 森森

    读音:sēn sēn

    繁体字:森森

    英语:dense

    意思:
     1.树木繁密貌。
      ▶晋·潘岳《怀旧赋》:“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
      ▶唐·常沂《禁中青松》诗:“映殿松

  • 稽山

    读音:jī shān

    繁体字:稽山

    意思:会稽山的省称。
      ▶《晋书•隐逸传•夏统》:“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
      ▶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宋·陆游《沈园》诗

  • 万古

    读音:wàn gǔ

    繁体字:萬古

    短语:祖祖辈辈 世代 永世 永恒 永久 万世 万年 永远 永

    英语:aeon

    意思:(万古,万古)

     1.犹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