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秬赏花》 天香国色竞新奇,初过清明未觉稀。

天香国色竞新奇,初过清明未觉稀。

意思:天香国色竞相新奇,刚过清明没有发觉稀。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李秬赏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牡丹的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天香国色,以及其在风中的舞姿和醉态。诗中的意象丰富,比喻生动,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视。 首句“天香国色竞新奇”,用浓烈的词语描绘了牡丹的芳香和色彩,展现了牡丹的魅力和独特之处。次句“初过清明未觉稀”,点明了时间,说明牡丹在清明之后依然盛开,数量并未减少。 颔联“困舞尚迎风袅袅,醉妆犹弄日晖晖”,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牡丹在风中的舞蹈和醉态,进一步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魅力。 颈联“飘零洛下千金价,惭愧江南百草非”,通过对比,突显了牡丹的高贵和独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赞美和珍视。 尾联“谢守多才最怜尔,百篇能伴羽觞飞”,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视。诗歌意象丰富,比喻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香国色竞新奇,初过清明未觉稀。
困舞尚迎风袅袅,醉妆犹弄日晖晖。
飘零洛下千金价,惭愧江南百草非。
谢守多才最怜尔,百篇能伴羽觞飞。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天香

    读音:tiān xiāng

    繁体字:天香

    意思:
     1.芳香的美称。
      ▶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唐·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天香生空虚,天乐鸣不歇。”

  • 天香国色

    解释

    天香国色 tiānxiāng-guósè

    [heaven fragrance and national beauty;woman of great beauty] 原是形容牡丹花色香俱佳,借指女子容貌出众。也说“国色天香”

  • 国色

    读音:guó sè

    繁体字:國色

    英语:reigning beauty; a woman of matchless beauty

    意思:(国色,国色)

     1.旧指姿容极美的女子。赞其容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