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意思:身死的人谁逃,所担心的不在这。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探讨人生、死亡、品德和价值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生死、贤鄙、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哲理和人生的价值,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品德的追求。 诗歌开头两句“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表达了人生的脆弱和生命的短暂,为人们敲响了珍惜生命的警钟。接着诗人通过“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进一步强调了死亡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让人们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 然后诗人通过“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表达了对于心灵死亡的担忧,强调了品德和价值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身外的物质追求,而在于内心的品德和修养。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进一步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君子以明德至善为追求,不问生死,不计时运,而小人则只知追求物质利益,丧失本心,虽生犹死。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兄长竹窗的病情和品格,进一步表达了对于品德和价值的追求。竹窗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坚守节操,修竹倚立,无怨无悔。诗人的兄长赋诗表达对于死亡的从容态度,也让诗人自己深刻体会到委顺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歌通过对生死、品德和价值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品德的追求,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开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关键词解释

  • 死人

    读音:sǐ rén

    繁体字:死人

    英语:defunct

    意思:
     1.已死的人。
      ▶《诗•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国语•晋语二》:“葬死者,养生者,死人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 在此

    读音:拼音:zài cǐ 五笔:dhhx

    在此的解释

    词语分解

    • 在的解释 在 à 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 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