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 [一作秦系诗]》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意思:禅家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人归。

出自作者[唐]马戴的《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 [一作秦系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禅室生活的诗,通过对一个僧人在松间荷笠、磬声寂历、灯下衲衣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禅意。 首句“禅室绳床在翠微”,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禅室景象。绳床,一种简单的禅修工具,象征着僧人简朴的生活态度。翠微,则是对山色的赞美,暗示着僧人所居环境的清幽。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敬仰之情。 “松间荷笠一僧归”是诗的第二句,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僧人归来的场景。荷笠,即带着斗笠,表明这是一个山间的僧人。这一句不仅描绘出僧人的形象,也暗示了他在山间的生活方式——简朴、自然。 “磬声寂历宜秋夜”描绘了禅室内的景象。磬声寂历,暗示僧人正在禅定中,磬声在秋夜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手冷灯前自衲衣”则描绘了僧人在灯前缝补衲衣的场景。手冷,一方面可能是指僧人的手因为长时间缝补而感到寒冷,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清净和淡定。 整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僧人在翠微山中的禅室里,过着简单、自然的生活。通过这个场景,诗人传达出他对禅意的理解——简单、自然、宁静、淡泊。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敬仰之情和对禅意的向往之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关键词解释

  • 荷笠

    引用解释

    荷叶制成的斗笠。 唐 皮日休 《雨中游包山精舍》诗:“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前蜀 韦庄 《赠渔翁》诗:“草衣荷笠鬢如霜,自説家编 楚 水阳。”

    读音:hé lì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禅室

    读音:chán shì

    繁体字:禪室

    英语:meditation hall

    意思:(禅室,禅室)
    犹禅房。佛徒习静之所。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傍危峰,立禅室。”
     

  • 绳床

    读音:shéng chuáng

    繁体字:繩床

    意思:(绳床,绳床)

     1.《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法首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