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入庐山》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意思:庐山瀑布三千丈,打败青霄刚落斜画。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送僧入庐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二林寺和庐山瀑布的诗。诗中通过对二林寺和庐山瀑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首句“若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诗人表达了他对二林寺的向往和期待,暗示着那里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致。而“遍游”一词,则表明诗人对二林寺的探索和游览之深,他希望能一览无余,尽收眼底那里的美景。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诗人将庐山瀑布比作一幅画,描绘出瀑布冲破天际,然后缓缓下落的景象。三千仞,是一个夸张的形容,强调庐山瀑布的高耸入云。而“画破青霄”这一比喻,既表现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最后一句,“落斜”二字,既描绘了瀑布下落的动态,又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二林寺和庐山瀑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他赞美自然的美景,同时也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力。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二林寺和庐山瀑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若到江州二林寺,遍游应未出云霞。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青霄

    读音:qīng xiāo

    繁体字:青霄

    意思:
     1.青天;高空。
      ▶晋·左思《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濮阳瓘《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纳兰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瀑布

    读音:pù bù

    繁体字:瀑布

    英语:waterfall

    意思: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瀑布飞梁,悬河注壑,漰湍十许丈。”<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