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土堠》 穷目尽千里,过淮无一山。

穷目尽千里,过淮无一山。

意思:穷千里目全部,经过淮河没有一座山。

出自作者[明]潘一桂的《土堠》

全文创作背景

《土堠》是明朝文人潘一桂创作的一首诗。诗中的“土堠”指的是用土堆成的烽火台,通常用于军事防御。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明朝时期的边疆防御、战争以及民族关系等历史背景有关。潘一桂可能通过描写土堠,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或者对历史的思考。另外,潘一桂的个人经历和对时局的观察也可能成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总之,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准确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阔日色薄,尘生游子颜。
白杨衰满道,人影不曾闲。
穷目尽千里,过淮无一山。
路傍惟土堠,残戍马蹄间。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穷目

    读音:qióng mù

    繁体字:窮目

    英语:look as far as the eyes can see

    意思:(穷目,穷目)
    谓用尽目力远望。
      ▶南朝·宋·鲍照《代阳春登荆山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