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

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

意思:晓日驱赶征骑,春风咏采兰。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出诗人忠诚报国情怀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孝道的重视。 首先,诗的首联“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描绘了诗人出使边疆,安定边疆的场景,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羌池是古代边疆地区,这里借指边疆。而汴水则是指诗人所在的临戎汴水,这里表现出诗人对临戎汴水安定的关心和责任感。 颔联“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这里用“冲天鹏翅”来比喻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志向,而“报国剑铓寒”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报效之心。这两句诗不仅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颈联“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描绘了诗人出使边疆的生活场景。早晨驱使着征骑,春风中咏唱采兰。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咏采兰”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最后,“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忠孝两全的深深思考和追求。虽然忠孝难以两全,但诗人仍然坚守着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和责任。这表现出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对家庭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深情的作品,它表达了诗人的忠诚、报国、家庭和孝道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深沉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
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
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
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采兰

    读音:cǎi lán

    繁体字:埰蘭

    意思:(参见採兰,采兰)

    造句:

  • 晓日

    读音:xiǎo rì

    繁体字:曉日

    意思:(晓日,晓日)

     1.朝阳。
      ▶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绿酒入金杯。”
      ▶元·郝经《贤臺行》:“晓日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风咏

    读音:fēng yǒng

    繁体字:風詠

    意思:(风咏,风咏)
    讽诵吟咏。
      ▶清·宗稷辰《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自来贤侯良辅,哲士端人,其由心德而发摅乎善政者,每见之于风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