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古》 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意思:不需要追咎为文字,当初结绳记事时俗已浇。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太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太古安知虙与尧,茹毛饮血自消摇。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富有哲理和历史感的视角,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太古安知虙与尧,茹毛饮血自消摇。”描绘了人类文明初期的场景,表达出对原始、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的赞美。这里,“虙”和“尧”可能是指代太古时期的一些传说人物或事件,诗人通过他们来象征那个时代人们茹毛饮血、自然生活的方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纯真、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向往。 “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这两句诗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思。诗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进步,反而使人们失去了原始的质朴和纯真。这里,“结绳”可能是一种古老的记事方式,而“书契”则代表了文字的出现,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记事方式,表达了对文明过度发展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原始生活方式和自然生活的向往,对人类文明过度发展的反思和批判。这种哲理和历史感的视角,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思考价值。 在语言上,这首诗运用了富有哲理和历史感的词语和意象,如“虙”、“尧”、“茹毛饮血”、“书契”、“结绳”,这些词语不仅富有象征意义,而且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意味,使得诗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同时,诗人也运用了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十分优美。诗人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使得诗的节奏和韵律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历史感的诗,它通过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原始生活方式和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深远的思考价值。同时,这首诗在语言、结构和韵律上也十分出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古安知虙与尧,茹毛饮血自消摇。
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结绳

    读音:jié shéng

    繁体字:結繩

    英语:tie knots

    意思:(结绳,结绳)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追咎

    读音:zhuī jiù

    繁体字:追咎

    意思:追究责怪。
      ▶晋·王羲之《遗殷浩书》:“追咎往事,亦何所复及!”唐·柳宗元《上岭南郑相公所着文启》:“追咎既往,自以终身沉废,无迹自明。”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

  • 为书

    读音:wéi shū

    繁体字:為書

    意思:(为书,为书)
    即伪书。为,通“伪”。
      ▶《汉书•郊祀志上》:“﹝少翁﹞乃为帛书以饭牛,阳不知,言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

  • 时俗

    读音:shí sú

    繁体字:時俗

    英语:custom of the time

    意思:(时俗,时俗)

     1.世俗,流俗。
      ▶《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