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同道矩始平公惠砚》 相君怜古物,白史擅书名。

相君怜古物,白史擅书名。

意思:相君怜古物,白史专书名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奉同道矩始平公惠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古物保护和书法艺术的诗。首联“爵台今已倾,飘瓦出芜城”,描述了古老的爵台已经倾倒,飘落的瓦片散落在荒芜的城市中,展现出一种沧桑的历史感。颔联“还人缣缃用,尤资笔墨精”,说明古物虽然破损,但依然有着珍贵的价值,可以用来进行书法创作,而且尤其需要精妙的笔墨技巧。 颈联“相君怜古物,白史擅书名”,这里的“相君”指的是诗人自己,“白史”则是指代擅长书法的书法家。诗人怜爱古物,而书法家则擅长书写历史,表现出对古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尊重。尾联“聊用飞军檄,何愁楯鼻平”,诗人表示要用飞速传递的军事文书来记录历史,不必担心盾牌的鼻端是否平整,进一步强调了书法在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古老的爵台和飘落的瓦片,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历史文化的敬意和怀念,也通过书法家的笔触,展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爵台今已倾,飘瓦出芜城。
还人缣缃用,尤资笔墨精。
相君怜古物,白史擅书名。
聊用飞军檄,何愁楯鼻平。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相君

    读音:xiāng jūn

    繁体字:相君

    意思:旧时对宰相的尊称。
      ▶《史记•张仪列传》:“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后汉书•阴识传》:“初,阴氏世奉管仲之祀,谓为‘相君’。”
      ▶宋·苏舜钦《

  • 古物

    读音:gǔ wù

    繁体字:古物

    短语:老古董

    英语:antique

    意思:古代的器物。
      ▶《南齐书•孔稚珪传》:“君性好古,故遗君古物。”
      ▶隋·王通《中

  • 书名

    读音:shū míng

    繁体字:書名

    意思:(书名,书名)

     1.用于书写的文字。
      ▶《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
      ▶郑玄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