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米元章书简帖赞》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意思:中期以后,虽然经生楷隶,还可以用扬镳而呜鞭。

出自作者[宋]岳珂的《米元章书简帖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书法艺术的赞歌,它以晋代开始书法艺术的起源,历经六朝的沉溺,唐朝设立科举制度,书法艺术得到了发展,欧褚等书法家争相涌现。诗中描述了各个时代的书法风格和特点,以及中世纪以后,虽然经历了生楷隶等变化,但书法艺术仍然能够保持独立性。 诗人通过描绘不同时代的书法风格,展示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从晋代的清雅到六代的沉溺,再到唐朝的进取和欧褚等书法家的争相涌现,诗人对每个时代的书法都有深入的观察和理解。 诗中还提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薛靓、张颠、颜真迎等,他们都是当时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诗人对这些书法家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艺术成就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对宋朝的书法发展进行了评价。他认为宋朝的士人以德行进,不涉杂艺之偏,这使得书法艺术得以纯正发展。同时,诗人也指出了宋朝设立学堂、延揽人才等举措对书法艺术发展的积极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书法艺术进行全面评价和赞美的诗篇。它通过对不同时代和著名书法家的描绘,展示了书法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羽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
士以德进,舍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盖繇羲献而来,遡崇观而前,或营萃以拔棘,或宫墙而及肩,或小醇而大疵,蔌舍正而取权。

关键词解释

  • 鸣鞭

    读音:míng biān

    繁体字:鳴鞭

    英语:whip

    意思:(鸣鞭,鸣鞭)

     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白马骍角弓,鸣鞭

  • 中世

    读音:zhōng shì

    繁体字:中世

    英语:Middle Ages

    意思:
     1.犹中古。
      ▶《商君书•徕民》:“且古有尧舜,当时而见称;中世有汤·武,在位而民服。”此指商·周时代。

  • 而后

    读音:ér hòu

    繁体字:而後

    短语:然后

    英语:then

    意思:(参见而后)
    见“而后”。

    近义词: 尔后

  • 得以

    读音:dé yǐ

    繁体字:得以

    英语:(conj) so that one can ...

    意思:可以;赖以。
      ▶汉·晁错《论贵粟疏》:“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 扬镳

    读音:yáng biāo

    繁体字:揚鑣

    意思:(扬镳,扬镳)

     1.提起马嚼子。谓驱马。
      ▶《文选•傅毅<舞赋>》:“龙骧横举,扬镳飞沫。”
      ▶李善注:“镳,马勒旁铁。”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