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意思:风流岘头客,花艳大堤倡。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忠诚的官员,他因皇帝的忧虑而得到重任,他带领军队,控制荆门,飘浮汉水,展现出英勇的气势。他得到了皇帝的宽恕和奖赏,他的军队像雷霆一样迅速,他的棋艺像玉石一样忙碌。他是一位风流倜傥的人,他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诗的用词精炼,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将这位官员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忠诚、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赞美。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自强不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感人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忠诚、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机会,努力奋斗,自强不息,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
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
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
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富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大堤

    读音:dà dī

    繁体字:大堤

    意思:
     1.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唐·李白《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 风流

    读音:fēng liú

    繁体字:風流

    短语:黄色 桃色 韵 色情 艳

    英语:dissolute

    意思:(风流,风流)

     1.风流动或流逝。
      

  • 岘首

    读音:xiàn shǒu

    繁体字:峴首

    意思:(岘首,岘首)
    山名。即湖北·襄阳县南的岘山。
      ▶唐·孟浩然《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清·钱谦益《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