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坐》 拂晓文书巳罢休,却披诗卷散闲愁。

拂晓文书巳罢休,却披诗卷散闲愁。

意思:拂晓文书巳停止,拒绝打开诗卷散闲愁。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晓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拂晓文书巳罢休,却披诗卷散闲愁。只惊两眼生光彩,日到东窗半角头。》是一首描绘清晨时分诗人结束了一夜的文书工作,开始翻阅诗卷以消解心中闲愁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首句“拂晓文书巳罢休”,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场景,即他结束了一夜的文书工作。这个时间点,天色尚暗,但已经可以感受到清晨的微光,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却披诗卷散闲愁”,诗人开始翻阅诗卷,以消解心中积聚的闲愁。这一动作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他并不急于摆脱烦恼,而是选择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去面对。 “只惊两眼生光彩”,诗人惊喜地发现,随着早晨的来临,他的双眼也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生活、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 “日到东窗半角头”,最后一句描绘了太阳慢慢升起,照亮了东窗的一角。这一景象不仅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时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人的心境宁静而淡泊,他不急于摆脱烦恼,而是选择用更温和的方式去面对。同时,他也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拂晓文书巳罢休,却披诗卷散闲愁。
只惊两眼生光彩,日到东窗半角头。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拂晓

    读音:fú xiǎo

    繁体字:拂曉

    短语:

    英语:foredawn

    意思:(拂晓,拂晓)

     1.接近天明的时候。
      ▶唐·长孙佐辅《关山月》诗:“拂

  • 罢休

    读音:bà xiū

    繁体字:罷休

    短语:歇手 住手 用尽

    英语:give up

    意思:(参见甘休,罢休)

    近义词: 松手、停止、甩手

  • 文书

    读音:wén shū

    繁体字:文書

    短语:文牍

    英语:writ

    意思:(文书,文书)

     1.文字图籍。
      ▶《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

  • 闲愁

    读音:xián chóu

    繁体字:閑愁

    英语:Slight and dull feeling of grief.

    意思:(闲愁,闲愁)
    亦作“闲愁”。
     无端无谓的忧愁。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