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
以此杀其身,何啻抵鹊玉。
以此杀其身,何啻抵鹊玉。
意思:
因此杀了自己,何止抵达鹊玉。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
全文赏析
原题: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慨不已而赋此诗
相关句子
以此踞丛林,以此济贫穷。
--
出自《小师惠林师孙法济请赞》作者:[宋]释惟一
顽钝以此销鎔,偏涉以此弹击。
--
出自《偈颂一百零九首》作者:[宋]释可湘
以此续洞脉於既是微,以此大丹霞之正传。
--
出自《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作者:[宋]释惟一
赠以此诗。
--
出自《赠从弟弘元》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以此穷百年。
--
出自《代贫贱苦愁行》作者:[南北朝]鲍照
以此苦风情。
--
出自《送从弟道秀别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以此南浦夜。
--
出自《还渡五洲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嗜杀其如斯,大夫可以去。
--
出自《荀彧》作者:[宋]卫宗武
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
--
出自《秦穆公墓》作者:[宋]苏轼
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
出自《河决》作者:[宋]石介
尘世利名,於身何有。
--
出自《感皇恩·远柳绿含烟》作者:[宋]韩玉
此身何暇穷游观。
--
出自《渔家傲·侍宴乐游游赏惯》作者:[宋]洪皓
心既不乐,身何由安。
--
出自《天人吟》作者:[宋]邵雍
此身何所似,天地一渔樵。
--
出自《过雍陶博士邸中饮》作者:[唐]殷尧藩
此身何自苦,日日凌霜霰。
--
出自《早发》作者:[唐]于濆
世事不如眠白堕,人情何啻抵黄间。
--
出自《次韵行甫小集平山》作者:[宋]方岳
未集骅骝金騕褭,故残鳷鹊玉横斜。
--
出自《次韵王仲至喜雪御筵》作者:[宋]苏轼
诗句原文
渊明求县令,本缘食不足。
束带向督邮,小屈未为辱。
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
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
云何元相国,万钟不满欲。
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
以此杀其身,何啻抵鹊玉。
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烛。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以此
读音:
yǐ cǐ
繁体字:
以此
英语:
[法] here by
意思:
1.犹言用这,拿这。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
以此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