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首夏南池独酌》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

意思:春尽各种英歇,夏季初芳草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首夏南池独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春末夏初景色赞美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春意阑珊,各种花儿凋零,夏初时节,芳草萋萋。诗人以“杂英歇”表达了春意渐逝,以“芳草深”描绘了夏初的生机勃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觉上的冲击。 颔联“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暖风自南方而来,吹拂着诗人的池塘边树林。这一句描绘了夏日的气息,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夏日的来临。 颈联“绿苹散还合,赪鲤跳复沉。”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池塘中的景象,绿苹散开又合拢,赪鲤跳跃后又沉回水中。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池塘的动态美,也给人以视觉和感觉上的享受。 尾联“新叶有佳色,残莺犹好音。”新叶子呈现出美丽的颜色,残存的黄莺发出悦耳的歌声。这一句描绘了夏初的生机和活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夏日的生机和活力。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即才思不够,难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种自谦之词也表现了诗人的谦虚和真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景色赞美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真实和谦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
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绿苹散还合,赪鲤跳复沉。
新叶有佳色,残莺犹好音。
依然谢家物,池酌对风琴。
惭无康乐作,秉笔思沉吟。
境胜才思劣,诗成不称心。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春尽

    读音:chūn jìn

    繁体字:春儘

    意思:(春尽,春尽)

     1.春去,春天结束。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汉·何休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尽木火当燃之际,举此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 杂英

    读音:zá yīng

    繁体字:雜英

    意思:(杂英,杂英)

     1.谓五采相映。
      ▶《管子•地员》:“沃土之次曰五位,五位之物,五色杂英。”
      ▶郭沫若等集校:“《说文》‘杂,五色相合’。‘杂英’谓

  • 歇夏

    读音:xiē xià

    繁体字:歇夏

    英语:stop work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of the year

    意思:犹歇伏。
      ▶艾明之《列宁》:“﹝列宁﹞到一个名叫科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