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之美二贫诗》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共衣。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共衣。

意思:从事借的带,同事请求一起穿。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之美二贫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以赞美“君子”尚仁义、重道德,不以物质富饶为意,而贤者虽有贫寒之忧,但仍保持操守、不忘初心的诗。 诗歌开头以“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君子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接着以“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来说明物质富饶并无意义,如果其人没有道德修养,再多的财富也没有用。 随后,诗人通过描述一位初入仕途的贤者,在贫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操守,不为物质所动,进一步强调了君子的道德风范。同时,通过写同事借带、同列乞衣等细节,展现了这位贤者的清廉自持和同僚们的敬佩之情。 最后,诗人援毫引幅纸,书写盆诗,表达了对命运多舛、生活艰苦的感叹,同时也展示了贤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学识和修养,不忘初心的高尚品质。 整首诗以君子的尚仁义、重道德为主题,通过描述贤者的清廉自持和道德风范,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在困境中保持操守、不忘初心的坚韧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
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
所以回宪徒,不厌糠与藜。
当时万金产,令名传有谁。
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
月得数斗禄,仅足供饘糜。
谓言家无宝,不必修落篱。
囊衣不自暖,乃为偷意窥。
穿墉入其室,探取无织遗。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共衣。
日高服示具,不敢逾门畿。
萧条四壁寒,独立空自嗤。
援毫引幅纸,书作二盆诗。
上言运命邅,温饫无时期。
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
乃知贤者心,不独忧寒饥,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同列

    读音:tóng liè

    繁体字:衕列

    英语:the same precedence (seating arrangement)

    意思:
     1.同一班列;同等地位。亦指地位相同者。
      ▶《

  • 从事

    读音:cóng shì

    繁体字:從事

    短语:行 业 事 务 从 操 致力 转业

    英语:undertake

    意思:(从事,从事)

     1.行事;办事。

  • 带同

    读音:dài tóng

    繁体字:帶衕

    意思:(带同,带同)
    犹带领。
      ▶《水浒传》第十九回:“且说晁盖、公孙胜,自从把火烧了庄院,带同十数个庄客,来到石碣村。”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次日,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