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嘲李端端》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

意思:只有把象牙梳子插在鬓,昆仑山上月初第二。

出自作者[唐]崔涯的《嘲李端端》

全文赏析

《嘲李端端》是唐代诗人崔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李端端,她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然而,诗人通过讽刺和嘲笑的方式,揭示了这位女子内心的空虚和虚荣。 首先,诗人通过对李端端的外貌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诗中写道:“李端端,腕白肤红玉笋芽。”这里的“腕白肤红”形容李端端的肤色白皙,手腕处泛着红晕,给人一种健康、娇艳的感觉。而“玉笋芽”则形象地描绘了她纤细的手指,如同嫩绿的竹笋一般。这些细腻的描绘,使得李端端的形象栩栩如生,美丽动人。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李端端内心的虚荣和空虚。诗中写道:“未识愁滋味,先闻笑语声。”这里,诗人将李端端的美貌与她内心的空虚相对比,暗示她虽然外表美丽,但内心却缺乏真正的情感。而“未识愁滋味”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无知和单纯,仿佛她从未经历过人生的沧桑和波折。 最后,诗人通过讽刺和嘲笑的方式,表达了对李端端虚伪和虚荣的不满。诗中写道:“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这里,“裙带解”暗示了李端端的风流韵事,而“蟢子飞”则象征着她的感情纠葛。这些隐喻的描绘,使得李端端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和矛盾,同时也暴露出她内心的虚伪和虚荣。 总之,《嘲李端端》这首诗通过对李端端的外貌描绘和内心剖析,展现了一个美丽而虚伪的女子形象。诗人通过讽刺和嘲笑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虚伪和虚荣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写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
觅得黄骝鞁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关键词解释

  • 昆仑

    读音:kūn lún

    繁体字:昆侖

    英语:bl 60

    意思:(参见崑崙,昆仑)

    解释: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

  • 象牙

    读音:xiàng yá

    繁体字:象牙

    短语:

    英语:ivory

    意思:指像上腭的门牙,以质地细密而有光泽者为佳,多用于雕制饰物及工艺美术品。
      ▶汉·王褒《洞箫赋》:

  • 月初

    读音:yuè chū

    繁体字:月初

    英语:beginning of month

    意思:
     1.指农历每月初现的如钩新月。
      ▶《后汉书•黄琬传》:“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 上月

    读音:shàng yuè

    繁体字:上月

    意思:
     1.上弦月。
      ▶南朝·梁·刘孝绰《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
     
     2.前月。
      ▶《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