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瀍上刘氏园》 茅斋举白饮,沙溆踏青归。

茅斋举白饮,沙溆踏青归。

意思:茅屋举白饮,沙溆踏青回来。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游瀍上刘氏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暖阳、生机盎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官的体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日暖孤台迥,露浓幽径微”通过“日暖”和“露浓”两个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味。孤台和幽径则营造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颔联“茅斋举白饮,沙溆踏青归”则通过描绘诗人在茅斋举杯畅饮,以及在沙溆踏青归来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举白饮”和“踏青归”也对仗工整,使诗句更具美感。 颈联“照水清满眼,穿林香湿衣”则进一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感受,描绘了春天清澈的水面和繁花似锦的树林。这些意象不仅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尾联“莫言春尚浅,已有右花飞”则通过“莫言”和“已有”的表达方式,强调了春天的到来和花的盛开,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向上的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暖孤台迥,露浓幽径微。
茅斋举白饮,沙溆踏青归。
照水清满眼,穿林香湿衣。
莫言春尚浅,已有右花飞。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踏青

    解释

    踏青 tàqīng

    [go for a walk in the country in spring when the grass has just turned green] 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引用解释

  • 茅斋

    读音:máo zhāi

    繁体字:茅齋

    意思:(茅斋,茅斋)
    亦作“茆斋”。
     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
      ▶《南齐书•刘善明传》:“﹝善明﹞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床榻几案不加戋削。”

  • 举白

    读音:jǔ bái

    繁体字:舉白

    意思:(举白,举白)

     1.举杯告尽。犹干杯。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饮酒痛釂,谓之举白。”
      ▶清·黄遵宪《渡辽将军歌》:“酒酣举白再行酒,拔刀亲割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