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

意思:黎明分手空江转,只有猿声满水说。

出自作者[唐]司空曙的《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是一首优美的送别诗,它以红烛、音乐、江水、猿声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哀伤和不舍之情。 首句“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描绘了夜晚在红烛照亮的津亭上与友人分别的场景。津亭的夜晚本应是安静的,但因为红烛和繁弦急管的热闹气氛,使得这个时刻充满了离别的情感。繁弦急管在这里象征着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它们在夜色中纷飞,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描绘了清晨分别后的情景。空荡荡的江面上回荡着猿的哀鸣,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空江转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寥,而猿声满水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离别的哀伤和不舍之情。诗人通过红烛、音乐、江水、猿声等元素,将离别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氛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伤的送别诗,它以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哀伤和不舍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
作者介绍 郁达夫简介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关键词解释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空江

    读音:kōng jiāng

    繁体字:空江

    意思:浩瀚寂静的江面。
      ▶唐·张泌《洞庭阻风》诗:“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唐·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诗:“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 平明

    读音:píng míng

    繁体字:平明

    英语:dawn; daybreak

    意思:
     1.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
      ▶唐·李

  • 分手

    读音:fēn shǒu

    繁体字:分手

    短语:分开 作别 解手 诀别

    英语:part

    意思:
     1.别离。
      ▶南朝·梁·江淹《别赋》:“造分手而衔涕,感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