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下第》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

意思:振海潮声春汹涌,直插天空剑气夜峥嵘。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下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索旅程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 首句“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描绘了诗人面对高耸的天门,却无法得到回应的情景,他只能无奈地寻找归家的路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归家的艰难。 “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他引用历史典故,暗示自己可能会像周顗一样得到重用,像贾生一样被召回朝廷。这种自我期许和信念为诗篇增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壮丽景色,海潮的汹涌声和夜间的剑气,都为诗人提供了深刻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这种描绘为诗篇增添了生动的元素,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和旅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他经过千里之外的故国,却只能感叹自己只是经过了馀杭的第一程。这种对比和反差,凸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诗篇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荡荡天门叫不应,起寻归路叹南行。
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终须召贾生。
振海潮声春汹涌,插天剑气夜峥嵘。
伤心故国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峥嵘

    读音:zhēng róng

    繁体字:崢嶸

    短语:峥 嵯峨 巍峨 峻

    英语:extraordinary

    意思:(峥嵘,峥嵘)

     1.高峻貌。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