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 要知龙虎踞,不受犬羊侵。

要知龙虎踞,不受犬羊侵。

意思:要知道虎坐在,不受胡虏入侵。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

全文创作背景

《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占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朝廷被迫南渡,建立了临安(今浙江杭州)作为临时都城。这首诗描绘了当时战乱中的京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 诗中“丙午”指的是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这一年金兵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等皇室成员,史称“靖康之耻”。而“春京城围解”则是指同年春天,金兵在北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南宋朝廷得以喘息的机会。 首句“满地黄花堆积”,以黄花比喻战火过后的残垣断壁,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京城带来的破坏。接下来的“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切。 第二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反衬出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阴影。莺歌燕舞的美景与战火纷飞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使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更加深刻。 最后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南朝寺庙为代表,暗示了南宋朝廷在战乱中的颓势。诗人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振作起来,恢复国家的繁荣昌盛。 总的来说,《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通过对战乱中京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展示了诗人坚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戎马来何速,春壕绿自深。
要知龙虎踞,不受犬羊侵。
九庙安全日,三军死守心。
傥为襄汉幸,按堵见於今。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关键词解释

  • 虎踞

    读音:hǔ jù

    繁体字:虎踞

    意思:
     1.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十:“商容与殷民观周师之入……见太公,曰:‘吾新君也。’容曰:‘非也。其人虎踞而鹰趾,当敌将众,威怒自倍。’”

  • 要知

    读音:yào zhī

    繁体字:要知

    意思: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范公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解释:

  • 龙虎

    读音:lóng hǔ

    繁体字:龍虎

    英语:dragon and tiger

    意思:(龙虎,龙虎)

     1.龙与虎。
      ▶晋·王嘉《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