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龙虎踞,不受犬羊侵。
意思:要知道虎坐在,不受胡虏入侵。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
全文创作背景
《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占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朝廷被迫南渡,建立了临安(今浙江杭州)作为临时都城。这首诗描绘了当时战乱中的京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
诗中“丙午”指的是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这一年金兵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等皇室成员,史称“靖康之耻”。而“春京城围解”则是指同年春天,金兵在北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南宋朝廷得以喘息的机会。
首句“满地黄花堆积”,以黄花比喻战火过后的残垣断壁,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京城带来的破坏。接下来的“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切。
第二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反衬出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阴影。莺歌燕舞的美景与战火纷飞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使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更加深刻。
最后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南朝寺庙为代表,暗示了南宋朝廷在战乱中的颓势。诗人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振作起来,恢复国家的繁荣昌盛。
总的来说,《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通过对战乱中京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展示了诗人坚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