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马判官归阙》 荏苒迁岁时,徘徊乐文酒。

荏苒迁岁时,徘徊乐文酒。

意思:时间推移迁移时间,徘徊在乐文酒。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马判官归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的仕途经历、饮酒作乐、离别赠柳等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与君归洛阳,仕宦颇相偶”,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回到洛阳,与仕途相偶的愿望。这里的“归洛阳”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仕宦颇相偶”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期望。 “荏苒迁岁时,徘徊乐文酒”,描述了诗人迁延岁月,饮酒作乐的情景。诗人似乎在享受着当下的生活,但同时也感到时光荏苒,离别家乡的时间越来越长。 “今归已及瓜,为赠聊折柳”,诗人表达了离别的时间已经临近,赠柳是离别的传统习俗,诗人也参与其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亦将随计书,惨别宁嗟久”,诗人表示将与友人一起赴京应试,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无奈。虽然离别令人悲伤,但诗人也表示这是无法避免的,只能接受并积极面对。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仕途经历、饮酒作乐、离别赠柳等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与君归洛阳,仕宦颇相偶。
荏苒迁岁时,徘徊乐文酒。
今归已及瓜,为赠聊折柳。
亦将随计书,惨别宁嗟久。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乐文

    读音:lè wén

    繁体字:樂文

    意思:(乐文,乐文)
    音乐曲调。
      ▶《礼记•乐记》:“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着则贤不肖别矣。”
      ▶孔颖达疏:“文谓声成文也。若行乐文采谐同则上下各自和好也。”

  • 荏苒

    读音:rěn rǎn

    繁体字:荏苒

    短语:蹉跎 流逝

    英语:time elapses quickly

    意思:
     1.(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
      ▶汉

  • 徘徊

    读音:pái huái

    繁体字:徘徊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linger

    意思:<

  • 文酒

    读音:wén jiǔ

    繁体字:文酒

    意思:谓饮酒赋诗。
      ▶《梁书•江革传》:“优游闲放,以文酒自娱。”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撤去灯烛》:“八月十五日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翫月,备文酒之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