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明甫初筮十首》 宁游屋溪畔,勿傍盗泉边。

宁游屋溪畔,勿傍盗泉边。

意思:宁愿在屋溪畔,不要在盗泉边。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明甫初筮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宁游屋溪畔,勿傍盗泉边。
监竹不食笋,先贤样在前。》是一首非常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和道德标准的独特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宁游屋溪畔”,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屋溪畔,这个地方可能充满了宁静、和谐和自然的美,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而“勿傍盗泉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品格的坚持。盗泉,是一个以盗名泉的典故,通常用来比喻那些不正当的手段和行为。傍,靠近,意味着诗人不愿意靠近那些有不良影响的地方。 其次,“监竹不食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食物的选择标准。监,是观察、审视的意思。这里诗人强调了对于食物的品质和来源的关注,不食用那些没有经过正当途径获取的竹笋。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和良心的重视,也反映了他的高尚品质。 最后,“先贤样在前”一句,是对前人的崇敬和对道德典范的追求。诗人可能希望自己能够像先贤一样,坚守道德底线,追求高尚的品格和人生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道德、品格和良心的独特理解,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智慧。它鼓励人们远离不良影响,追求高尚的品格和人生价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宁游屋溪畔,勿傍盗泉边。
监竹不食笋,先贤样在前。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溪畔

    读音:xī pàn

    繁体字:溪畔

    意思:溪水边。
      ▶唐·李山甫《方干隐居》诗:“溪畔印沙多鹤迹,槛前题竹有僧名。”
      ▶唐·罗隐《夜泊义兴戏呈邑宰》诗:“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