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
意思:每年晚上家乡路,没有派生野草茅草。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子甥舅氏间的亲情与生活的沧桑,表达了人生的荣辱不惊、命运的无常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首联“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描绘了诗人与子甥舅氏都已老去,容颜衰颓。这里既展示了生命的自然过程,也表现了诗人对岁月的感叹。
颔联“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描述了两人身份显贵,拥有美好的江山。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颈联“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以寒松为喻,表现了诗人对子甥舅氏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挫折。
接下来,“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表达了诗人对荣辱不惊的态度,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观。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这里诗人自比唐代诗人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展示了生活中的无奈与遗憾。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诗人希望在未老之年能够辞官归隐,享受一段宁静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尾联“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表达了对子甥舅氏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感叹,以万斛舟行九折湾为喻,形象地展示了人生的曲折与艰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示了人生的荣辱、命运的无常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