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刘伯宜南昌》 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意思:西浙东江从前袖分,洪都湓浦忽然相遇。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寄刘伯宜南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别与重逢,以及他对国家局势的深深关切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联“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诗人以离别的场景开始,描述了他在浙江与江西分别的情景。这里,“昔袂分”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而“忽相闻”则传达出重逢的惊喜和意外。这种情感的起伏,为接下来的诗篇奠定了基础。 颔联“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这里,“陶令门前柳”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滕王阁上云”则可能唤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包括他在洪都湓浦的时光。 颈联“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关切。这里,“何处鱼蛮能避役”是对社会不公的直接批评,而“鲸海尚行军”则可能象征着军阀的残暴和无道。 尾联“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诗人表达了他的抱负和决心,他希望通过读书和学问来为国家出谋划策,而不是仅仅依赖个人的文采。这里,“诗书胸次堪筹国”展示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深沉思考,“定不专凭柱后文”则表达了他对学问和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怀念、社会现实和对学问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它充满了情感和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深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
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

关键词解释

  • 相闻

    读音:xiāng wén

    繁体字:相聞

    意思:(相闻,相闻)

     1.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晋·陶潜《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洪都

    读音:hóng dōu

    繁体字:洪都

    意思:江西省·南昌市的别称。
      ▶隋、唐、宋时南昌为洪州治所,唐初曾在此设都督府,因以得名。
      ▶唐·王勃《滕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醒世恒言•马当

  • 东江

    读音:dōng jiāng

    繁体字:東江

    造句:

  • 分洪

    读音:fēn hóng

    繁体字:分洪

    英语:flood diversion

    意思:
     1.河水分流。
      ▶元·柳贯《登徐州城上黄楼北望河流作》诗:“土色从黄宜制胜,河声触险听分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