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都梁雪天晚望》 浮梁淮面欲飞腾,金碧浮屠间玉层。

浮梁淮面欲飞腾,金碧浮屠间玉层。

意思:浮桥淮面想飞翔,金碧辉煌佛教之间玉层。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都梁雪天晚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浮梁淮面欲飞腾,金碧浮屠间玉层》是一首描绘浮梁淮面的冬日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淮面冬日景象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首联“浮梁淮面欲飞腾,金碧浮屠间玉层”,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浮梁淮面的壮丽景象,仿佛要飞腾而起。金碧浮屠间玉层,则形象地描绘了淮面上金碧辉煌的佛塔在晶莹剔透的冰层映衬下显得更加壮美。 颔联“古岸萧条风卷雪,长河咽绝水浮冰”,进一步描绘了冬日淮面的萧瑟景象,风卷残雪,河水结冰,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颈联“留连淮汴残年客,蹭蹬尘埃一老僧”,诗人由眼前的冬日景象联想到淮汴滞留的旅客,表达了对这些旅人的同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尘埃中奔波的无奈和苦闷。 尾联“闻道都梁梅未拆,可随桃李畏严凝”,诗人由淮面的冬日景象又转到了都梁的梅花上,虽然严寒,但梅花尚未开放,给人一种希望和鼓舞。 整首诗通过对浮梁淮面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淮面的描绘,也表达了对旅人的同情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梁淮面欲飞腾,金碧浮屠间玉层。
古岸萧条风卷雪,长河咽绝水浮冰。
留连淮汴残年客,蹭蹬尘埃一老僧。
闻道都梁梅未拆,可随桃李畏严凝。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浮梁

    读音:fú liáng

    繁体字:浮梁

    英语:Fuliang

    意思:
     1.即浮桥。
      ▶《文选•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臺杰其高峙。”
      ▶李善注引郭璞曰:“即今浮

  • 浮屠

    读音:fú tú

    繁体字:浮屠

    英语:stupa; pagoda

    意思:亦作“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

  • 金碧

    读音:jīn bì

    繁体字:金碧

    意思:
     1.金和玉。
      ▶《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着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