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老母适至时已见黜》 况因直道黜,自省何愧怍。

况因直道黜,自省何愧怍。

意思:更何况由于直道废黜,从省什么惭愧。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老母适至时已见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人生的挫折时的态度和情感。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微薄的俸禄被夺走,缺乏故交的援助,漂泊无依的困境,以及拒绝馈赠的耿介之心。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感到羞愧,反而认为自己坚守直道是有意义的,并坚信自己有平生的学识可以应对困境。 首联“千里迎阿{上弥下女},相见翻不乐。微禄期奉亲,亲至禄已夺。”描绘了作者离家千里之外,与亲人相见却无法尽孝的无奈和痛苦。紧接着,“所悲乏故交,何以寓漂泊。”表达了作者对缺乏故交的悲痛,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颔联和颈联则描绘了作者面对生活的实际困境,拒绝接受他人的援助,以及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妥协的情景。“向来耿介心,馈遗拒不诺。”表达了作者对拒绝接受馈赠的决心和态度。“及兹方便央求恤,挽首念囊橐。”则描绘了作者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向他人请求援助的情景。 然而,尽管生活艰难,作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尊严。“空余声誉在,未足救饥渴。”虽然名声还在,但不足以解决实际的饥饿和干渴问题。但作者认为,“传言仁义饮,理岂填沟壑。”仁义之谈或许能提供一种精神的滋养,尽管现实中可能面临困境甚至死亡。 最后,“况因直道黜,自省何愧怍。”作者强调了自己坚持直道而行的态度,即使因此遭受挫折,也自问无愧于心。这种坦荡和坚韧,是这首诗的核心主题,也是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该持有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困境中的态度和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坚韧和尊严,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坦荡的胸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里迎阿{上弥下女},相见翻不乐。
微禄期奉亲,亲至禄已夺。
所悲乏故交,何以寓漂泊。
向来耿介心,馈遗拒不诺。
及兹方便央求恤,挽首念囊橐。
空余声誉在,未足救饥渴。
传言仁义饮,理岂填沟壑。
况因直道黜,自省何愧怍。
阿{上弥下女}幸无忧,儿有平生学。

关键词解释

  • 直道

    引用解释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

  • 自省

    读音:zì xǐng

    繁体字:自省

    短语:闭门思过 扪心自问

    英语:introspectiveness

    意思:自行省察;自我反省。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

  • 愧怍

    读音:kuì zuò

    繁体字:愧怍

    英语:feel ashamed

    意思: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宋·曾巩《又祭亡妻晁氏文》:“夙夜思惟,心颜愧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