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赵大年小影》 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

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

意思:霜轻榆树没有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

出自作者[宋]赵孟坚的《题赵大年小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诗,通过对榆柳、菰蒲、鸥鸟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 首句“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中,诗人用轻盈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榆柳和菰蒲。霜虽轻,但时间已到深秋,榆柳尚未全黄,这不仅符合实景,也给读者带来了初秋的微凉之感。而“菰蒲洲渚长”则描绘了菰蒲丛生的河岸,增添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 “鸥鸟背人飞扑漉,西风尝是入斜阳”这两句描绘了更为生动的景象。鸥鸟在飞,但似乎是避开人而去,这给人一种孤独、自由的感觉;而西风则常是在斜阳下吹过,这又给人一种凄凉、落寞的感觉。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鸥鸟、西风和斜阳等元素,将秋天的萧瑟和落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清新,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落寞,这或许是诗人对生活的某种理解和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佳作,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
鸥鸟背人飞扑漉,西风尝是入斜阳。

关键词解释

  • 两岸

    读音:liǎng àn

    繁体字:兩岸

    英语:bilateral

    意思:(两岸,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
      ▶《宋书•刘钟传》:“循先留别帅范崇民以精兵高舰据南陵,夹屯两岸。”
     

  • 榆柳

    读音:yú liǔ

    繁体字:榆柳

    意思:榆树与柳树。
      ▶《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汉·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元·邓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