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元寄向令丰之》 官松有明不敢斫,乌桕作烛供清愁。

官松有明不敢斫,乌桕作烛供清愁。

意思:官松有明不敢砍,乌桕作烛供清愁。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上元寄向令丰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雪罢梅残烟柳浮,上元灯火春风柔》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景象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上元节(即元宵节)的喜爱之情。 首联“雪罢梅残烟柳浮,上元灯火春风柔”,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雪花停落,梅花凋零,烟雾缭绕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而此时正值元宵夜,灯火闪烁,春风轻柔。这一联以景起头,将雪、梅、烟、柳、灯、风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颔联“红莲万枝开岳县,比似河阳花定羞”,描绘了岳阳县的红莲盛开的景象。红莲如火,万枝怒放,与河阳花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红莲与河阳花进行比较,突出了红莲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颈联“官松有明不敢斫,乌桕作烛供清愁”,描绘了作者对官松和乌桕的喜爱之情。官松的明丽让人不忍砍伐,而乌桕则用来作烛,给人带来清愁。这两句诗将官松和乌桕的特点和作用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尾联“君能分光到蜗舍,为遣华星三百毬”,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之情。希望友人能够分享元宵节的灯光,带来三百颗华星般的光芒。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比作带来光芒的华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意。 整首诗以元宵节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官松、乌桕等植物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清愁,这可能是作者在元宵佳节时对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雪罢梅残烟柳浮,上元灯火春风柔。
红莲万枝开岳县,比似河阳花定羞。
官松有明不敢斫,乌桕作烛供清愁。
君能分光到蜗舍,为遣华星三百毬。

关键词解释

  • 乌桕

    读音:wū jiù

    繁体字:烏桕

    造句:

  • 不敢

    读音:bù gǎn

    繁体字:不敢

    英语:dare not

    意思:
     1.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
      ▶《孟子•公孙丑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 有明

    读音:yǒu míng

    繁体字:有明

    意思:指明朝。有,词头。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仲子乃尽阅有明之文,得其指归,洞彻其底薀。”

    解释:1.指明朝。有﹐词头。

  • 清愁

    读音:qīng chóu

    繁体字:清愁

    意思:凄凉的愁闷情绪。
      ▶宋·陆游《枕上作》诗:“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清·龚自珍《湘月•壬申夏》词:“纔见一抹斜阳,半隄香草,顿惹清愁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