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溪中早春》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意思:暗中知道阳和功,一天不虚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溪中早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是一首描绘冬末春初南山的诗,通过对南山的雪景和春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春天的期待。 首先,诗中通过对阴岭的残雪和西涧春水的碧绿的描绘,展现了冬天的余韵和春天的即将来临。阴岭的残雪,象征着冬天的余威,而春溜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这两句诗相互映衬,生动地描绘了冬春交替的景象。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东风带来的温暖,使得蛰虫开始活动,小草也开始发芽。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作者认为阳和之功不可虚掷,即春天的温暖和生机是不可错过的。 然后,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溪边石头上享受春天的暖意,被周围的环境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回家。暮禽的叫声也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性。 最后,诗中描绘了南山的景色:蓬蒿之间有桑枣,烟火在夕阳下隐映。回到家后,询问夜餐,家人正在烹饪荠麦。这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南山的雪景和春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阳和

    读音:yáng hé

    繁体字:陽和

    英语:Duong Hoa

    意思:(阳和,阳和)

     1.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 一日

    读音:yī rì

    繁体字:一日

    英语:legal day

    意思:
     1.一昼夜;一天。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

  • 虚掷

    读音:xū zhì

    繁体字:虛擲

    英语:waste

    意思:(虚掷,虚掷)
    白白地丢弃、扔掉。
      ▶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秖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樽独就醉,不忍虚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