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屐子》 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

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

意思:方寸光致致皮肤圆,白罗绣屟红托里。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屐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种常见的小小药丸——中药丸“金莲子”的生动描绘,同时也隐含了对南朝时期社会风尚的讽刺。 首句“方寸肤圆光致致”描绘了金莲子的形状和质感。方寸,指的是其小巧;光致致,则是形容其光泽有致,给人以美感。这句诗将金莲子拟人化,赋予了它生命和质感,使读者仿佛能触摸到它的光滑。 第二句“白罗绣屟红托里”是对金莲子的制作材料的描绘。白罗,可能是指金莲子的外皮材料;而红托里,则可能是指内里的红色衬垫。整体上,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金莲子的制作工艺和精美。 第三句“南朝天子欠风流”是一个转折,由描述金莲子的制作转向了讽刺。南朝天子,指的是南朝的皇帝们。欠风流,即过时、不流行,暗指南朝的皇帝们已经不再欣赏风流倜傥的事物,比如金莲子这样的中药丸。 最后一句话“却重金莲轻绿齿”是作者对南朝天子们行为的直接批评。他们过于重视金莲子(可能暗指其奢华、贵重),而轻视了更有益于健康的绿色草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南朝天子们追求奢华、忽视健康的讽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讽刺,展现了作者对南朝时期社会风尚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健康、自然、质朴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
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托里

    读音:tuō lǐ

    繁体字:托裏

    意思:(托里,托里)

     1.衣服、冠、履的衬里。亦指器物的夹层。
      ▶唐·韩偓《屐子》诗:“六寸肤圆光緻緻,白罗绣屧红托里。”亦指衬托其里。
      ▶宋·洪迈《夷坚丁

  • 圆光

    读音:yuán guāng

    繁体字:圓光

    英语:aureola

    意思:(圆光,圆光)

     1.月亮。
      ▶唐·李白《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明·刘

  • 致致

    读音:zhì zhì

    繁体字:緻緻

    解释:1.细润光滑貌。

    造句:

  • 方寸

    读音:fāng cùn

    繁体字:方寸

    短语:肺腑 心 心神 寸心 心田 良心 胸 衷 心地 心里 心肠 心目 私心 心房 心弦 心迹 心头 内心 中心 心灵 心曲

    英语:he

  • 光致

    读音:guāng zhì

    繁体字:光緻

    造句:

  • 罗绣

    读音:luó xiù

    繁体字:羅綉

    意思:(罗绣,罗绣)
    有文绣的丝罗。

    解释:1.有文绣的丝罗。

    造句:罗绣山1927年9月生,江西赣县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