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
意思:正因夜晚来到读头,迎头风起浪花不停。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至洪泽》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淮河上航行的经历,表达了与自然斗争、克服困难的豪情壮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今宵合过山阳驿,泊船问来是洪泽”,描述了诗人夜晚在淮河上航行,准备停泊在洪泽湖的情景。颔联“都梁到此只一程,却费一霄兼两日”,都梁到洪泽湖原本只有一程的距离,却因为遇到风浪,花费了一整天两夜的时间,表现了航行的艰辛。
颈联“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描绘了夜晚到达渎头时,遭遇了风暴,风浪不停的情景。诗人通过“打头风”、“浪不休”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威力和航行的危险。
接着,诗人描绘了船夫们相互庆贺已经安全入港的场景,“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通过船夫们的庆贺,表现了他们战胜自然的豪情壮志。
然后,诗人在“老夫摇手且低声,惊心犹恐淮神听”中,表达了自己对淮河的敬畏之心。他担心惊动淮河的神灵,因此低声摇手,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最后,“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早潮已落水入淮,晚潮未来闸不开。”诗人急呼津吏开闸,但津吏不敢回答。因为早潮已经落下,水流入淮河,而晚潮还未到来,闸门无法打开。这一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航行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斗争、克服困难的过程,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豪情壮志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