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歌》 燕石十袭重,鱼目一笑轻。

燕石十袭重,鱼目一笑轻。

意思:燕石十套重,鱼目一笑轻。

出自作者[明]高叔嗣的《古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怨与感慨,融入了古人对才华被埋没、真理被忽视的悲哀。首联“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明”中,“荆和”是指和氏璧,此处用以比喻优秀人才或珍贵的事物。“当路泣”形象描绘了瑰宝被忽视、遗弃的悲伤场景,“良璞为谁明”则进一步表达了珍贵的事物却无人赏识的无奈。 颔联“茫然大楚国,白日失兼城”中,“茫然”表达了无知、不明事理的状态,“大楚国”暗指广阔的社会或国家,“白日失兼城”则形象描绘了失去光明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珍贵事物被埋没的悲哀。 颈联“燕石十袭重,鱼目一笑轻”中,“燕石”指伪造的玉石,“鱼目”则指混珠的鱼眼。这两句表达了伪劣的事物却受到重视,而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却被轻视的社会现象。 尾联“古来共感叹,今予益吞声”中,“古来共感叹”表达了这种悲哀不是个别的,而是自古以来普遍存在的。“今予益吞声”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现象,欲言又止,无法直言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才华被埋没、真理被忽视的悲哀,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荆和当路泣,良璞为谁明。
茫然大楚国,白日失兼城。
燕石十袭重,鱼目一笑轻。
古来共感叹,今予益吞声。

关键词解释

  • 燕石

    读音:yān shí

    繁体字:燕石

    意思:
     1.燕山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
      ▶《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晋·郭璞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
      ▶北魏·郦道元《水经

  • 鱼目

    读音:yú mù

    繁体字:魚目

    意思:(鱼目,鱼目)

     1.鱼的眼珠子。
      ▶《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自连珠以下,拟者间出。
     

  • 十袭

    读音:shí xí

    繁体字:十襲

    意思:(十袭,十袭)
    把物品一层又一层地包裹起来,以示珍贵。
      ▶宋·欧阳修《谢赐<汉书>表》:“十袭珍藏,但誓传家而永宝。”
      ▶宋·陈师道《谢寇十一惠端砚》诗:“琢为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