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林道上閒步三首》 我来欲问林间道,万叠松声自唱酬。

我来欲问林间道,万叠松声自唱酬。

意思:我来想问林小道,万叠松声自唱酬。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东林道上閒步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莲塘,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周围的溪流和庭院里的月亮都显得悠然自得。诗人走来想要探寻林间小路,却听到万叠松涛自然唱和的声音。 首句“寂寞莲塘七百秋”以莲塘“七百秋”点明历史之久,同时也渲染了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次句“溪云庭月两悠悠”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闲适,溪流、云彩、庭院和月亮都似乎在悠然自得地存在,更加凸显了莲塘的孤寂。 最后两句“我来欲问林间道,万叠松声自唱酬”表现了诗人的探索与发现。诗人试图寻找林间小道,却意外发现了松林的唱酬之声。这里的“自唱酬”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松林生命和活力,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以莲塘的孤寂与松林的唱酬之声形成对比,表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同时,诗人的探索与发现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寞莲塘七百秋,溪云庭月两悠悠。
我来欲问林间道,万叠松声自唱酬。
作者介绍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松声

    读音:sōng shēng

    繁体字:鬆聲

    意思:(松声,松声)
    松涛声。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王安石《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 间道

    [释义]
    (名)〈书〉偏僻的、抄近的小路。
    [构成]
    偏正式:间(道
    [例句]
    间道行进。(作主语)

    读音:jiàn dào

  • 唱酬

    读音:chàng chóu

    繁体字:唱酬

    意思:亦作“唱詶”。
     以诗词相酬答。
      ▶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足下虽少我六七年,然俱已白头矣……而又未忘少年时心,每因唱酬,或相侮嚯。”
      ▶金·元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