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郴江百咏并序·漏天》 从古常闻有漏天,此言恐是里人传。

从古常闻有漏天,此言恐是里人传。

意思:从古代常听说有漏天,这些话恐怕是里人传。

出自作者[宋]阮阅的《郴江百咏并序·漏天》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和神话传说。诗人通过描绘山中多雨的特点,以及引用娲皇补天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理解,以及对宇宙规律的思考。 首句“从古常闻有漏天”中,“漏天”一词源于佛教,指的是有缺陷、不完美的世界。这里诗人可能是借此表达他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即山中常常多雨,是因为自然规律有缺陷,而非人力可以完全补救。 第二句“此言恐是里人传”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推测。诗人可能认为,“山深自合常多雨”这一说法是当地人世代相传的,可能并不准确。 第三句“山深自合常多雨”直接描绘了山中的环境特点,即山越高、越深,雨通常也越多。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自然现象,也是许多地方的自然规律。 最后一句“不是娲皇补未全”则是引用中国古代神话中娲皇补天的故事。诗人可能是在暗示,虽然山中的雨多,但这是自然规律,而非娲皇没有完全补天。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他对宇宙规律的看法,即无论多么大的缺陷或不足,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雨多和娲皇补天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理解,以及对宇宙规律的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从古常闻有漏天,此言恐是里人传。
山深自合常多雨,不是娲皇补未全。

关键词解释

  • 古常

    读音:gǔ cháng

    繁体字:古常

    意思:
     1.古制常法。
      ▶《晏子春秋•杂上七》:“夫古之重变古常,此之谓也。”
      ▶《公羊传•僖公二十年》:“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何以书?讥。何讥尔?门有古常也。”

  • 里人

    读音:lǐ rén

    繁体字:裏人

    意思:
     1.同里的人,同乡。
      ▶《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五六岁,有里

  • 有漏

    读音:yǒu lòu

    繁体字:有漏

    意思:佛教语。指世间一切有烦恼的事物。漏,或译为烦恼。
      ▶《百喻经•毗舍阇鬼喻》:“诸魔外道诤箧者,喻于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蓝摩国》:“今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