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秋感事三首》 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

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

意思:纵情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情春耕。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初秋感事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首联“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生活场景,他在两京(长安和洛阳)游学赋诗,挥毫泼墨,展现出他的才情与豪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逐渐放弃了这些爱好,转而投身春耕,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妥协。 颔联“达空函启已心懒,读夹注书犹眼明。”描述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他打开尘封的信函,心中却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热情;他阅读旧书,虽然有些困难,但他的眼神依然敏锐。这表达出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金匮旧闻虚论次,香奁少作悔流行。”他反思过去的作品,认为许多都已无足轻重,有些甚至后悔出版。这表现出作者对自己过去的作品的不满和反思,也透露出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艺术的执着。 尾联“而今老病都休也,起听秋声百感生。”最后,作者感叹自己已经年老体病,不能再有所作为,只能听着秋天的声音,感慨万千。这表达出他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艺术的执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和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
达空函启已心懒,读夹注书犹眼明。
金匮旧闻虚论次,香奁少作悔流行。
而今老病都休也,起听秋声百感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笔砚

    读音:bǐ yàn

    繁体字:筆硯

    意思:(笔砚,笔砚)
    亦作“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

  • 跌荡

    读音:diē dàng

    繁体字:跌盪

    英语:be bold and unconstrained

    意思:(跌荡,跌荡)
    见“跌宕”。

    详细释义:1.行为放

  • 春耕

    读音:chūn gēng

    繁体字:春耕

    短语:中耕

    英语:(v) plow a field in the spring

    意思:春季耕作;春季的耕作。
      ▶汉·晁错《论贵

  • 当年

    读音:dāng nián

    繁体字:噹年

    英语:then

    意思:(当年,当年)
    I

     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
       ▶《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