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洪州李别驾之任》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意思:夏口帆初上,浔阳大雁正经过。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送洪州李别驾之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江面上乘着孤舟前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远方的向往和孤独的感受。这里的“秋江”和“孤舟”都是诗人情感的象征,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更加坚定了前行的决心,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颔联“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相信自己的未来就像流水一样,会不断地向前流淌,最终流入洞庭湖的波涛中。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颈联“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季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思考。夏口的船帆刚刚升起,浔阳的大雁正在飞过。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思考,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会像夏口的船帆一样,不断向前发展,也会像浔阳的大雁一样,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尾联“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他也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这些挑战。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也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未来的挑战。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浔阳

    读音:xún yáng

    繁体字:潯陽

    意思:(浔阳,浔阳)
    江名。
      ▶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
      ▶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明·李梦阳《浮江》诗:

  • 夏口

    读音:xià kǒu

    繁体字:夏口

    造句:

  • 阳雁

    读音:yáng yàn

    繁体字:陽雁

    意思:(阳雁,阳雁)
    亦作“阳鴈”。
     大雁。语本《书•禹贡》:“彭蠡既猪,阳鸟攸居。”
      ▶孔传:“随阳之鸟,鸿鴈之属。”
      ▶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