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明 汤式 《一枝花·赠人》套曲:“远方,近方,黄童白叟知名望。一人下,万人上,铁券丹书姓字香。”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於至诚者。”亦作“ 黄
读音:huáng tóng
繁体字:黃童
意思:(黄童,黄童) 1.幼童。 ▶晋·葛洪《抱朴子•杂应》:“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 2
读音:bái sǒu
繁体字:白叟
意思:白髮老人。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宋·苏辙《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
读音:chèn xū
繁体字:趁虛
意思:(趁虚,趁虚) 1.见“趁墟”。 2.趁其虚弱或空虚之时。 ▶《三侠五义》第四十回:“未免是当初操劳太过,如今百病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