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地炉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禅丛。
意思:春雨地炉分半坐,就怀疑自己住古禅丛。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和泉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芒鞋踏遍万山松,得得归来丈室中》是一首描绘诗人回归禅室,反思人生,享受清谈与独坐的诗。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淡泊名利的超脱。
首句“芒鞋踏遍万山松”,描绘了诗人跋山涉水,走过万山,穿行在松树之间的形象,充满了艰辛与坚韧。这里的“芒鞋”象征着诗人的朴素与坚韧,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得得归来丈室中”则描绘了诗人历经艰辛后,终于回到自己的禅室中的情景。这里的“得得”是马蹄声,形象地描绘了回归的脚步,也增加了诗的节奏感。
“破祴一身在悬罄”,描述了诗人的现状——身无长物,简朴到只剩下一身破衣。而禅室如同悬罄一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清苦。
“清谈对客似撞钟”,这里用撞钟比喻禅师的临终偈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客人清谈的场景。这既是对清谈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名家要看惊人举,觅句何须效我穷”,表达了诗人的谦虚和对名利的淡泊。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不需要追求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这也体现了他的超脱和淡泊。
最后两句,“春雨地炉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禅丛”,描绘了诗人在春雨中坐在火炉旁,分一半坐的时间来思考禅理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宁静,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禅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回归、简朴、清谈、谦虚和反思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淡泊名利的超脱态度。这种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禅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