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晚唐姑息》 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

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

意思:同恶相资,暗中伤害宰辅,谁敢分明告诉。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念奴娇·晚唐姑息》

全文创作背景

李纲的《念奴娇·晚唐姑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历史事件。晚唐时期,各地方节度使势力强大,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统一。其中,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词就是以此为背景,叙述了唐宪宗李纯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史实。李纲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于国家分裂、割据局面的深切忧虑,同时也赞美了唐宪宗英明果断、平定藩镇的功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
淮蔡雄藩联四郡,千里公然旅拒。
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
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
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诉。
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
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宰辅

    读音:zǎi fǔ

    繁体字:宰輔

    意思:(宰辅,宰辅)
    辅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周公之为宰辅也,以谦下士,故能得真贤。”
      ▶《宋书•隐逸传•陶潜》:“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

  • 分明

    读音:fēn míng

    繁体字:分明

    短语:澄 冥 历历 旁观者清 一清二楚 清 白纸黑字

    英语:clearly demarcated

    意思:
     1.明确;清

  • 同恶

    引用解释

    共同作恶。亦指共同作恶者。《左传·昭公十三年》:“对曰:‘无与同好,谁与同恶?’” 陆德明 释文:“好、恶,并如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马季长 佞媚获誚, 蔡伯喈 同恶受诛。”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其同恶在某处,姓名、状貌,悉以西邻指之。” 郭希仁 《从戎纪略》:“﹝ 韩映堃 ﹞遂与同恶 张秉祥 等,

  • 相资

    读音:xiāng zī

    繁体字:相資

    意思:(相资,相资)

     1.相互凭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和乐精妙,固表里而相资矣。”
      ▶宋·张载《正蒙•太和》:“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