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昆阳》 忘忧只有清樽在,暂为红尘拂鬓华。

忘忧只有清樽在,暂为红尘拂鬓华。

意思:忘记忧愁只有清樽在,暂时为红尘擦拭鬓华。

出自作者[元]元好问的《昆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木荒烟集暮鸦,高城落日隐悲笳。》是一首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通过对古木、荒烟、暮鸦、高城、落日、悲笳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首联“古木荒烟集暮鸦,高城落日隐悲笳。”描绘了古木参天、荒烟笼罩的景象,暮鸦归巢,落日西沉,悲笳之声隐约传来。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凄凉、冷清的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颔联“并州倦客初投迹,楚泽寒梅又过花。”诗人自称为“倦客”,表达了旅途的疲惫和内心的孤独。而“楚泽寒梅”则描绘了旅途中的另一种景象,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感受。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 颈联“满眼旌旗惊世路,闭门风雪羡山家。”描绘了旅途中的旌旗飘扬,令人惊心动魄,而风雪交加,又让人羡慕山间人家的安逸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向往。 尾联“忘忧只有清樽在,暂为红尘拂鬓华。”诗人表示只有在酒中才能忘却忧愁,暂时摆脱尘世的烦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内心的苦闷。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苍茫、悲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苦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其内心的挣扎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木荒烟集暮鸦,高城落日隐悲笳。
并州倦客初投迹,楚泽寒梅又过花。
满眼旌旗惊世路,闭门风雪羡山家。
忘忧只有清樽在,暂为红尘拂鬓华。
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文学家:元好问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富于哲理。他被誉为“元代诗坛第一人”,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
作为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主要参与编写了《金史》,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爱国文化人: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解释

  • 红尘

    读音:hóng chén

    繁体字:紅塵

    短语:浊世 江湖 阳间 人世 尘 凡

    英语:human society

    意思:(红尘,红尘)

     1.车马扬起的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忘忧

    读音:wàng yōu

    繁体字:忘憂

    意思:(忘忧,忘忧)

     1.忘却忧愁。
      ▶《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 清樽

    读音:qīng zūn

    繁体字:清樽

    意思:见“清尊”。

    解释:1.见\"清尊\"。

    造句:暂无

  • 鬓华

    读音:bìn huá

    繁体字:鬢華

    意思:(鬓华,鬓华)
    花白的鬓髮。
      ▶宋·欧阳修《采桑子》词:“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是当年醉里声。”
      ▶元·揭傒斯《和族子节京城客思》:“岁月日夜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