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唯两臂,三十二应无来往。
意思:八万四千只有两个臂,三十二应没有来往。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庞道者绣观音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佛教哲学思想,它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本质,同时也强调了慈悲和智慧的重要性。
首先,“八万四千唯两臂,三十二应无来往”,这是对人生无常和虚幻的描绘。在佛教中,八万四千烦恼是人生中的常见问题,但这些烦恼和问题在佛的智慧面前,只是像两只手臂一样简单。同时,三十二应身也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表示佛可以以不同的形象出现,但这些形象在佛的智慧面前,是无来往的,即没有固定的存在。
“悲观一切造诸业,慈观诸业炽然住”,这两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因果律和慈悲的重要性。佛教认为,一切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律”。然而,这种因果律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可以通过慈悲的心态来改变。只有通过慈悲的心态,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清净观时无本根,幻影重重蒙古佛”,这两句诗描绘了人生如梦的观念。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就像梦一样。只有通过清净的观照,才能看到这个事实。
“有能出世自观音,即受老翁无畏施”,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佛教中的自我救赎和慈悲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我救赎,才能真正地摆脱烦恼和痛苦。而这种自我救赎需要的是慈悲的心态和行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佛教哲学思想,即人生无常、虚幻、如梦、慈悲和智慧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只有通过慈悲的心态和行动,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