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 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绽锦团。

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绽锦团。

意思: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裂锦团。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乾道三年九月宴罢》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晚年种德听和銮”,诗人通过描绘露冷林深、金凤花残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在晚年时,已经不再追求名利,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 首联“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绽锦团”描绘了诗人在林间深处,听着露水滴落的声音,看到林间深处的花朵绽开,象征着诗人在晚年时已经种下了品德的种子,等待其开花结果。 颔联“金凤花残秋欲半,木犀香远晚初寒”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金凤花即将凋谢,木犀花散发出清香,晚上的初寒让人感到凉意。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颈联“拟将艾制候朝绂,愧把芦芽易钓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愧疚之情。诗人想要用艾草制作朝服,但是又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这个任务;同时,诗人也感到愧疚把芦苇的芽当作钓鱼竿,因为这暗示着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 尾联“早与君王乞归去,仕途方险战於鞍”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望。诗人认为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在仕途上拼搏,因此希望能够早日向君王请求归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仕途险恶的无奈和对自己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仕途的无奈之情。诗人在晚年时已经不再追求名利,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绽锦团。
金凤花残秋欲半,木犀香远晚初寒。
拟将艾制候朝绂,愧把芦芽易钓竿。
早与君王乞归去,仕途方险战於鞍。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晚年

    读音:wǎn nián

    繁体字:晚年

    短语: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余年 夕阳

    英语:(n) person\'s later years in life

  • 种德

    读音:zhòng dé

    繁体字:種德

    意思:(种德,种德)
    犹布德。施恩德于人。
      ▶《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孔传:“迈,行;种,布。”
      ▶《南史•宋纪上•武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